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
標題:
農地的菜鳥 蹲田等待「瓜瓜」墜地
[打印本頁]
作者:
WendyHsu
時間:
2019-4-8 16:00
標題:
農地的菜鳥 蹲田等待「瓜瓜」墜地
【記者駱姿宇、鄒翔/新竹市報導】乘著小貨車馳騁在浪漫台三線,北上路段望右
看,一大片魚菜共生的鬱鬱稻田,兩座溫室內躺著黃綠相間的櫛瓜,踩著前日雨水
浸濕的土壤,還有著軟綿綿的觸感。位於關西的「散慢農場」,是羅仕伃勤奮耕耘
的有機農地,愛好自由的他不想受限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,一畢業決定繼承爺
爺的客家精神成為農夫,引年輕的活水灌溉竹塹,一手塑造農業新氣象。
座落在台三線旁的散漫農場,是羅仕伃努力打拚的好所在。 攝影/鄒翔
植病學系畢業 懂藥仍選擇不用藥
羅仕伃兩年前從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畢業,畢業後有的同學繼續升學做植物病理
研究,有的在改良場從事農業改良相關工作,有的則是投身教育,而他因為看到老
農在田地耕作的辛苦,認為一定需要有年輕人接手,當同學們紛紛思考未來出路
時,羅仕伃決定返鄉從農,「我想繼續做一些農業相關的工作,可以幫助農民,自
己也能學以致用。」他說得輕鬆,卻頻頻擦拭汗水。
羅仕伃談到植病學系主要宗旨:「我們學的是如何正確使用農藥,幫農民克服病蟲
害的問題。」大學時期的專業學習經歷,與現在大眾飲食觀念背道而馳,即使理解
有產銷履歷且農藥檢驗合格的產品是大眾可以放心食用的,且適當使用化學肥料能
讓植株營養吸收更快速,但羅仕伃親自到市場販售自家農產品時,看到市場上消費
者的需要,才明白不噴農藥、不用化學肥料才能真正讓消費者吃得安心。
有天在回家的路上,羅仕伃拿著實驗完剩下的辣椒苗,撞見一位阿婆想要他手裡的
辣椒苗,因緣際會在聊天的過程中,阿婆告訴他種櫛瓜出路很好,經過一番市場調
查,羅仕伃發現有機農業大部分種植的是葉菜類,且櫛瓜在市場上並不常見,可以
跟市場做出區隔,因此農場的第一樣作物,就是櫛瓜,「它也沒讓我失望,第一次
就種起來了。」羅仕伃一臉欣慰的表情。
剛畢業的他運用過去植病防治的概念,反覆嘗試各種方式抵抗病蟲害,田區每畦、
每隔一公尺在接近地面處懸掛黃色黏板,能有效誘引銀葉粉蝨,避免銀葉粉蝨危害
櫛瓜苗,雖然得付出更多勞力蹲在田間拔除染病的植株,他仍堅持:「我們不能夠
使用農藥,但能夠用一些比較天然的防治的方式,去克服一些病蟲害,獲得我們的
產值。」
土地上立著黃色隔板,以不影響人體健康的方式減少銀葉粉蝨對櫛瓜的危害。攝影/鄒翔
被退貨的櫛瓜 也能熬成料理鼠王名菜
櫛瓜是南瓜的變形栽培種,因為喜愛略溫暖至涼爽的氣候,多種植在歐美等緯度較
高的地區,台灣氣候較濕熱,因此七、八月不能種植,播種經過三個星期育苗,綠
苗長約八至十公分就可以進入田區養殖,為了遮風及擋蟲,櫛瓜需要在溫室長大,
有時蟲害突如其來,偷叮一口作物都讓羅仕伃哭笑不得:「櫛瓜被叮到的話,會直
接爛在裡面,瓜食蟻會產卵在裡面,一切開裡面全部都是幼蟲,客人看了之後就不
用再做第二次生意了」,小小的叮痕雖然幾乎不著痕跡,卻讓櫛瓜金玉其外,敗絮
其中,想到摧殘心血的害蟲,羅仕伃仍很氣憤:「外表本來是硬的,一摸就軟軟的
啊!你就知道裡面爛了!」
溫室栽培的櫛瓜成功抵抗病蟲害,大約一個多月開花慢慢結果,櫛瓜不像一般瓜類
需要搭建棚架讓嫩莖攀爬,而是隨著主要經脈一岔一岔、向四面八方散開結果,成
熟的櫛瓜一串串橫躺在土上,大約長至二十公分就可以採收,但過程卻不如想像中
容易,「他的葉子上很多倒刺很刺,所以採收的時候常常手會被刮傷」,羅仕伃挽
起衣袖,大小傷疤點點。
剛開始在關西市場就近賣櫛瓜,以為努力種植的心血,在市場上會受到喜愛,結果
很多客人因為新奇購買櫛瓜,卻不會烹調,隔天都拿來退貨,讓羅仕伃非常挫折:
「退貨就算了,還會説欸!我不要收你的錢,這不好吃還給你,你就知道這種感覺
是多麼地讓人打擊,」大多數台灣人對櫛瓜感到陌生,更不知道如何烹調,羅仕伃
耐心教客人簡單的煎、烤就能呈現櫛瓜微甜爽脆的口感,不只低熱量,又富含許多
抗氧化物質,像胡蘿蔔素、花青素、葉黃素等,還有豐富的礦物質及維生素,更是
料理鼠王中普羅旺斯燉菜不可或缺的食材,營養滿分又別具風味。
羅仕伃到處詢問銷售管道準備整裝再出發,他發現櫛瓜在台北的銷售很好,「一開
始沒有認識那麼多人都要自己跑,多問然後不要怕丟臉,其實東西賣不掉爛掉才叫
丟臉。 」在農會的幫助之下櫛瓜以一公斤十塊錢賣往台北,羅仕伃疑惑價格為什麼
壓得這麼低?才發現沒有做好分級包裝是主要因素,他將收穫的櫛瓜依照體型、表
面是否完好分級,排列整齊,並且設計農場商標,將包裝設計得精緻、特別,價格
立刻翻漲十倍,「我那時候運氣算好,價格很好,所以都有賺回來,」羅仕伃這才
終於平衡收支。
橫躺在土地上的黃色櫛瓜,在陽光下像金條般閃爍耀眼。 攝影/鄒翔
努力不懈的成果 歸功家人好友默默支持
接下阿公的農地,羅仕伃特意將農場取名為「散慢」農場,客家話是努力、勤奮的
意思,他一手包辦農地整理、農田管理經營、作物種植照顧、行銷販售,不僅傳承
長輩勤勞的客家精神,更希望闖出屬於自己的有機農業天地。
父母砸下老本,資助他搭建溫室,羅仕伃感謝地說:「我爸媽覺得說做這個工作蠻
有發展潛力,所以他們是蠻支持我做的。」不過爺奶愛孫心切,告訴他:「種田太
辛苦,會賺不到錢,」阿公雖然希望他當一般上班族,不要再看天吃飯,卻時常到
農地關心,務農大半輩子的阿公是羅仕伃農業知識的一本活字典,爺孫倆更能互相
交流農業經驗,使農場在新舊技術融合之下,結出更美好的果實。
台灣小農經常面臨供貨不穩定的困境,羅仕伃非常感謝一路上一起努力的青農好友
們,彼此間種植的作物不同,一起洽談通路時,多元的品項能吸引通路商長期合
作,羅仕伃希望透過互相分享的方式,促進農作物銷售發展,因此他也和烘焙師傅
曾淮幃合作,羅仕伃提供櫛瓜,曾淮幃研發輕爽風味的櫛瓜麵包,「櫛瓜烹調過程
容易出水,大小、厚薄都需要掌握好,」我們紛紛讚賞麵包口感自然清甜不油膩,
曾淮幃則謙虛地説櫛瓜麵包還有改進的空間,兩人因為農業結緣成為朋友,一起為
在地有機農業揮汗耕耘。
羅仕伃把握好天氣,早起曬榖勤翻穀。 圖片提供/散慢農場
彎腰的哲學 邊做邊調整農場經營
深知單打獨鬥無法應付農場運作,「什麼都做,我反而什麼都不專心,什麼都做不
好,」羅仕伃考量自己擔負農場管理的任務,而比較簡單繁複的工作則需要仰賴農
工,因為體會務農的辛苦,羅仕伃不只接送農工阿姨上下班,中午還會帶著便當親
自送去農地,陪阿姨寒暄兩句,收成時更大方分享收穫的成果,秉持「有錢大家
賺,不要自己賺」的精神,善待聘請的農工朋友。
因為喜歡和人群交流,透過市集擺攤不只認識第一線種植田地的農夫,還結識許多
擅於行銷的專業青農朋友,羅仕伃樂於吸收他人的意見,且勇於嘗試學習新事物,
考量農場規模有限,他希望未來能將農場結合觀光,開放家庭報名採果行程,「以
前大學本來想要做老師,可是老師不好考嘛!那我們可以做食農教育老師,我教小
朋友種菜、認識食物怎麼來的,其實也蠻有趣的啦!」羅仕伃將農場觀光結合食農
教育,讓大人小孩都瞭解食物來源,也學習珍惜食材,他笑說:「這樣的生活很自
由,而且比以前更多彩多姿,農閒時候還能去朋友的農地串門子呢!」
畢業到現在經營農場兩年的時間,羅仕伃從對農務一無所知的菜鳥到入選第四屆百
大青農,他從不因此而驕傲懈怠,反而因為自覺種植經歷不像老農豐富、行銷策略
不夠純熟,因此更加「散慢」地經營農場,廣泛結交各路高手學習新知,他也坦
言:「一直持續地去找出問題的答案,一直去克服才有辦法繼續走下去。」未來希
望能提高產量讓更多人認識櫛瓜,邀請消費者親自到散慢農場,體會烈日下農夫的
辛勤與收穫時的歡愉,更期盼自己對有機農業的執著,能讓大家吃得放心,吃出健
康。
羅仕伃認真介紹正在規劃的農村再生計畫,透過農事體驗讓大眾理解食材產製。
攝影/鄒翔
採訪側記
因為跟受訪者年紀相近,相處上很能像朋友聊天般互相分享,羅仕伃也毫不吝嗇教
我們很多種植有機農業的秘辛,不只接送我們往返車站,離開前還友情贈送我們一
顆自家種植的有機高麗菜,爽朗愛好自由的個性,像當天的烈日一樣熱情,更讓我
們深深感受到他作為農夫那份最純真的快樂。
https://www.peopo.org/news/400629
歡迎光臨 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(http://tapa.org.tw/bbs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