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
標題: 魚菜共生商業生產的可行性 1/2 [打印本頁]
作者: WendyHsu 時間: 2016-5-6 13:44
標題: 魚菜共生商業生產的可行性 1/2
本帖最後由 WendyHsu 於 2016-5-6 13:49 編輯
(照片:魚菜一家-林口魚菜共生展示農場)
筆者對農業非常有興趣,尤其是對自然農法非常關注。在一個偶然的機會
讀到國外Aquaponics的新聞,開始關注國內有關Aquaponics的發展。
我想Aquaponics吸引我的地方大概是他的系統運作方式,另外這樣的耕作
方式可以克服天候的因素。 國內Aquaponics發展方興未艾,業者一家家地冒出
來;網路上的討論也非常熱列。但我們比較關注的部分,是魚菜共生在商業化上
的發展。
談到魚菜共生中的養殖部份,台灣養殖漁業其實是很蓬勃的;技術也非常先
進。但魚菜共生的養殖模式,不完全跟傳統的養殖業一樣。而種菜的收益也不是
傳統養殖漁業看得上的,因此魚菜共生的業者必須開創出自己一條新的道路。
第一次到林口魚菜一家魚菜共生展示農場,農場的陳登陽老師就告訴我他的
魚菜共生的商業生產計畫。陳老師表示魚菜共生的商業性生產並須糾集同業,由
各地的同好業者成立標準化的生產農場。標準化指的是對餵養與種植方式的要求
,必須能夠用相同的準則;做到一種讓消費者信賴的生產模式。而種植的種類也
需精密的計算,除跟著季節種植外。也必須找出特色商品,才能維持產品的差異
化。
(照片:魚菜一家-林口魚菜共生展示農場)
而且各地的同業的合作,才能共創通路、共創品牌。陳老師指出,例如林口
的魚菜共生農場養植面積可能兩百坪。但透過北中南東各地農場的合作,可能可
以集合成三千坪的生產基地。這樣的產量與模式才能創造出整體經濟的規模。陳
老師進一步解釋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計畫,這必須整個業界合作才能成功;無法
由單一業者獨立完成。
首次採訪時,農場還在養魚養水。經過兩個月後我再度來訪問陳老師,兩個
月的運作是否農場有達到原先的預期呢? 陳老師表示兩個月已經收成了好幾個回
合。整個魚菜共生系統經放大後,表現超出預期。因為系統大,穩定度也高;生
產的成效另人滿意。現在正在做生產計劃的微調,並嘗試各種作物的可能。也在
進一步養殖不同類的食用魚種加以測試。目前農場除了透過對外的導覽、與課程
尋找同好外。也成立一個團隊在協助有興趣的投入商業生產的企業與個人,做商
業生產的規劃。期待能照著『分散生產與集合銷售』的模式前進。
(照片:魚菜一家-林口魚菜共生展示農場)
當然我們樂見像陳登陽老師這樣投入魚菜共生產業的先行者,台灣水耕的商
業生產模式其實已經運行多年。若不告訴消費者,也許您並不知道在市場或超市
甚至便利商店買的小番茄、小黃瓜、哈蜜瓜等蔬果其實有部份都是溫室水耕種出
來的。現在越來越多人投入魚菜共生的行列,據觀察魚菜共生的生產變異性大,
沒決心與經驗的業者不敢貿然投入。目前家庭式的小規模生產大多是樂趣>實際
,以興趣支撐的玩家居多,甚至有些是以園藝觀賞為主。
商業性生產要考量幾個問題,產量、品質、通路與供貨穩定度。當然在台灣
水耕、魚菜共生、植物工廠面臨不同的問題。但共同的問題是一樣的,依我們的看法如下
;台灣身處亞熱帶地區,傳統的農業除了天然的災害外並無太大的種植問題。其
次水耕的產品以目前的法規規範是無法拿到有機的認證。 面對這兩個問題當然有
不同的看法,全球性氣候變遷,讓台灣農業也深受極端氣候的影響。暴雨、高溫
、低溫都影響著傳統農業的生產。設施農業的方式也是可選擇的模式,而魚菜共
生廣泛使用設施農業的概念。至於有機認證部分,必須跨領域由三大領域的業者
共同向政府爭取;或是自主性的提出自我認證的模式。 魚菜共生是否真能商業性
生產,我們認為以國外的例子看來是可行的。至於國內還需要有更多的業者、或
企業的投入;才能慢慢開花結果。
撰文: 林琨堯/黃昶立 2014/04
Gogreen tw 水耕 水植 水生植物 魚菜共生 植物工廠 報導- 記者報導
(照片:魚菜一家-林口魚菜共生展示農場)
(照片:魚菜一家-林口魚菜共生展示農場)
(照片:魚菜一家-林口魚菜共生展示農場)
(照片:魚菜一家-林口魚菜共生展示農場)
(照片:魚菜一家-林口魚菜共生展示農場)
歡迎光臨 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(http://tapa.org.tw/bbs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